法国艺术家罗丹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事实上,“中国制造”也不缺少好产品,只是缺少发现它们的眼睛。
累计抽查9.5万家企业
2009年至2014年,质检总局不断加大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力度,组织对日用及纺织品、电子电器、轻工产品、机械及安防、电工及材料、农业生产资料、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食品相关产品8大类产品开展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工作,累计抽查了9.5万家企业生产的10.2万批次产品(不包括食品和化妆品),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总体水平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中国好产品”企业1151家
经对公布的2009年至2014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统计汇总,这6年来在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中6次以上(含6次)抽查结果合格的企业共1151家,涉及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这1151家企业是从9万多家企业中筛选出来的,可以说是百里挑一。媒体给这份名单取了个响亮的名字——“中国好产品”企业名单。
这些企业生产的同种或者不同种类的产品,在不同年度的国家监督抽查中结果均合格,从一定角度体现出这些企业主动落实质量主体责任,重视产品质量,努力打造“中国好产品”的积极态度。
没有评选环节全靠数据说话
据了解,2014年我国“国抽”(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首次突破90%,但大多数国人对于中国制造的质量感知却并不乐观,中国游客在全球“扫货”便是最直接的体现。
从国抽结果来看,中国产品质量在生产环节确实出现大幅提高,很多产品的质量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不少老百姓还是觉得国外东西质量更好。
因此,如何通过更有说服力的数据和信息,让消费者了解中国产品质量的真实状况,从而进一步激发和引导国内消费,成了整理并公布“中国好产品”企业名单的第一个出发点。
在消费者对中国产品质量不信任的同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少生产企业也对质量工作产生了困惑,甚至有企业发出了“每次抽查都合格,但好像也没什么用”的玩笑话。
以前提起国抽,大家更多关注的是不合格产品及生产企业,而“中国好产品”企业名单则是对抽查结果的“二次开发”,目的就是让这些“经得住考验”的好企业能够被更多消费者所熟悉。作为政府部门依法组织第三方开展的独立检验,国抽工作的目的就是“客观准确反映产品质量状况”。
而“不选、不评、不报”,则是这份名单最大的特点和亮点所在。这份名单的产生,只是对6年来国抽覆盖的10万批次产品和9万多家生产企业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整理和筛选,没有经过任何的评选等环节。
其实,这份名单可以发挥多种作用——对消费者来说,它是质量情报员,可以让大家快速掌握哪些企业和产品质量更可靠;对企业来说,它是质量加油站,可以让企业感受到重视质量、提升质量带来的动力,动态化管理也在时刻要求企业把质量放在首位,不敢掉以轻心;对政府监管部门来说,它是质量风向标,可以激励和发动更多人关心质量、重视质量。
消费升级倒逼“中国制造”转型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企业不少并不为人们所熟知,其生产的“中国好产品”也得不到市场的青睐。不少国内消费者发现不了近在眼前的“美”,却把目光投向遥远的海外市场。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公民境外消费额突破1万亿元,超过1亿“国际扫客”海外“扫货”。
必须承认,国人海外“扫货”现象折射出的,是消费者对国内消费环境和国货品质信心不足。一位喜欢“扫货”的中国消费者说:“我更看重生活的品质。国外日用品的价格略高于国内同类产品,但质量确实比国内要好,用着放心,不用担心遇到假货。”
的确,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中国制造”一直追求价廉物美,现在,“价廉”做到了,而“物美”似乎还有一定的差距。随着物价水平的提升,许多“中国制造”价格也有所提高,但体现“物美”的品质和品牌形象却并未同步提升,造成性价比相对下降,这就使得“中国制造”一直底气不足,因而一些国人海外“扫货”的理由也就显得充分且正当。
消费者的选择是市场风向标,他们的消费需求升级,会倒逼“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只有创新消费品,增加优质产品的有效供给,建立多元化的供给体系,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引导“国际扫客”回流。
而从国抽的情况看,“中国好产品”在很多领域并不缺少,只是尚未形成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有效供给。这一方面显示了民众消费信心的不足,另一方面恰好也成为其信心缺失的原因。针对这种情况,必须要瞄准树立消费信心这一根本目标,在质量领域建立优胜劣汰的机制,不仅对失信者加大惩治力度,更要对质量好的企业给予足够的激励,让那些经得住考验的“中国好产品”企业能够被更多的消费者所熟悉,成为他们信任的“扫货”对象。
更重要的是,在以“中国好产品”引导境外消费回流的同时,还能使其惠及整个产业链,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制造”的水平,走精品工业的路线,使“中国制造”“中国品牌”真正受到国内乃至国外中高端消费者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