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8年中国第一次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起,到现在的十几年间,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创新的提法步步深入,但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转型升级之路却是愈走愈艰难,企业的困境与企业家的困惑越来越显而易见。互联网经济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中小企业转型之路紧迫而重要,传统企业消亡论一度悲观漫延,中小企业到底会不会消亡?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与创新的方向在哪里?又该如何实现呢?
中小企业不可能消亡
先说第一个问题,正本须溯源。我国中小企业是在20世纪八十年代末,国家在研究如何分流安置国企改革下岗职工的背景下应时而生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下岗职工再就业人群成为各个行业中小企业的创建者,他们有着灵活性,也能敏锐地感知市场前沿的风向与变化,在一段时期内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全国中小企业有近千万家,这些中小企业解决了全国75%以上的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在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到总量的60%、57%和40%;流通流域的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力量,也是创新发展的生力军。这可以说是中小企业的前世因缘,但是现世状况呢?
由于中小企业诞生的背景和发展环境因素决定了他们所一贯秉承的低成本理念,在当前的经济结构深度变化中,越来越遭受经济新思维的冲击,越来越显示出窘迫性。“质优与价廉”的商业哲学,需要企业在科技创新和科学管理上要效益,但长期以来,往往成为多数中小企业的表面哲学,中小企业大多数出于资金压力和对技术创新的忽略,在技术创新方面拖住了后腿。在当前的经济变革中,疲态尽显,这也是目前中小企业所面临的主要的困境,发展乏力,没有方向,也找不到突破口。
但中小企业也不可能消亡。经济下滑触底的过程还将持续一段时期,这种增长压力,也恰好给中小企业一个从自身进行被动调整的时机,在生死存亡的转折点上,只有进一步大胆创新的企业,会迎来生机。正像张瑞敏提出的那句话:“自杀重生,他杀淘汰”,经济触底的过程,会让一部分真正有实力、有智慧、有魄力的中小企业发掘出全新增长空间。这一部分走出迷茫期,走向转型升级创新的企业,有望从传统实业嬗变成“新型实业”。关于“新实业”有不同的阐释,最基本的一点,还是要迎合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突出产品的定制化过程。以关注品质、快捷、定制为特点,新实业是中小企业转型创新方向上的一个焦点,需要做深入的研究与突破。
困境中的三个转型方向
从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我们可以推断其应当着重突破的三个转型方向。
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与困惑多种多样,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三个大的类别,即:一是成本困境。原材料不断上涨,劳动用工成本节节攀升、企业利润持续下滑,多数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二是融资困境。由于中小企业的先天条件与自身信用问题,金融行业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国家也缺乏专门从事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服务的政策性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普遍非常困难。中小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的渠道也不畅通,上市融资更是凤毛麒角。企业发展后续资金没有保障,社会融资成本太高,让多数中小企业难以承受;三是技术困境。多数中小企业承接的往往是相对落后的工艺和设备,加之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匮乏,创新投入资金来源不足,诸多因素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内在发展动能。粗放的经营、落后的产能加剧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困境。
那么,针对这些基本的困境,中小企业可以精确地寻找到自身转型升级的方向。
第一个方向是合理使用互联网工具,向互联网转型。国家提出的“互联网+”战略,就是为企业的转型提供了一个可以搭乘的高速列车。企业在后端,互联网成为前端工具和出口,在与互联网的链接过程中,从而对企业生产工艺、产品品质、集约管理、成本管控、需求把握等提供了全方位的武器。
即使是在商业模式上,互联网思维,也给企业再造商业新模式提供了借鉴和启迪。所以,中小企业应当有破釜沉舟的勇气,深入变革企业生产模式、管理模式、流程模式、交易结构等,从而在用户层面、企业层面、产品层面搭建起完整的价值链。
第二个方向是勇于技术创新,在技术创新的突破上寻找企业发展的突破。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在过去近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重视人才与科技创新的企业,在当前的经济变革中遭遇的压力普遍要轻得多,原因是技术创新始终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实施技术创新的前提是勇于变化,不能拘泥于即有的成果上,永远要锚定客户需求,创新更能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技术创新更多地有赖于研发的资金来源,这对于中小企业以往所秉持的商业哲学来说,可能是不可承受之重。但是,树苗不能停止生长,始终要长成参天大树,如果局限于利润的层面,只能保持一时的发展,而无法保持持续的成功。所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更多的是要从企业负责人思想层面进行创新,创新对企业发展的认识和对未来目标判定。
第三个方向是模式创新。这个模式创新,即包含商业模式的创新,也包含企业价值再造。在商业模式上,互联网的冲击已经为中小企业上过很深入的一课,变化则生,不变则死,这是中小企业家们普遍的认知。而在企业价值的再造方面,我们通常从产品价值的打造,会进入到企业品牌价值的打造,从而提升企业的影响力和附加值,这是无形资产。而从商品价值到品牌价值的全部内涵,则构成了一个企业的内在价值。股权要素也是中小企业的一个内在价值。记者在采访深圳前海合兴永盛基金管理公司CEO陈宇飞时,他表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本身的股权就是最大的核心价值,通过股权融资,不仅解决了企业创新发展的资金问题,而且引入了更多层面的智慧和行业资源,可以从宽度深度远度等多个方面,加大对企业的推动作用,从而实现企业的腾飞与质变,实现跨越式发展。这值得中小企业借鉴与思考。
从当前的中国经济走向以及全球经济环境的大局来看,全球经济都将持续较长时间内处于“新常态”,这个“新常态”,即是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过渡到中速增长甚至是低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驱动更多地转向创新驱动。对于企业来说,尤其是上千万家中小企业实体来说,这是一个沉淀之后二次创业的开始,需要更多的内部的变革,感召外部资源,从而走上新的价值增长之路。